一、注意事项
【试题来源】
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B类) 第1题
【试题推荐理由】
本题的场景设定非常新颖,发言的PPT内容提纲,审题难度也非常大,很多考生会理解为发言提纲,而忽视了是PPT,需要注意PPT上一般呈现什么内容,在内容上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概括性。推荐各位学员作答,需要审题更仔细一些。
二、给定资料
1.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啸而来,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量的新科技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显著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也对执法者的理念和素质、执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大相机”在空中一照,全市的裸地就尽收眼底。越来越多的蓝天,得益于遥感技术的动态监管。B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遥感室李主任介绍,B市已成为全国首个大范围应用遥感技术动态监管全市裸地、辅助扬尘治理的城市。裸地,就是没有植物生长的裸露地面,是扬尘等粗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B市的扬尘监控系统覆盖全市16个区的35个自动监测子站,1000余个PM2.5和粗颗粒物(TSP)高密度监测网络微站遍布全部街道乡镇,每月对全市各区1400余条道路尘负荷情况开展走航监测。下一步,B市将结合新一代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垂直网络、高精度气象观测等技术,健全天地空一体化的大气环境治理监测体系,构建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监测网络。
让城市在地图上“站”起来,是C省城市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执法的形象表达。从雄险秀美的峡谷山地到错落耸立的城区高楼,从地上的桥梁街道到地下的轨道交通,整个C省都用实景三维技术装进了省勘测院自主研发的“集景三维平台”系统里,每一个元素的位置、坐标、建筑高度都进行了精确标示,通过电脑可以随时调看。“地上大于5厘米的物体都可见。相比传统的二维地图,实景三维更加直观,可量、可算、信息丰富,是关系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生态环保等诸多产业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省勘测院陈院长介绍。目前整个C省已经实现了全域不同数据源、不同尺度实景三维模型全覆盖,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全域实景三维模型系统。
近年来,G市H区以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科技之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在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十余个电子显示屏占据了一整面墙,上面实时显示着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数十个智能化场景,每一项运行情况都配有详细的数据和指标信息。作为中枢神经,它的“触角”正在向该区的每一个角落延伸。在交通领域,该系统已拥有8500多路摄像系统,积累车辆视频数据、图片数据、结构化数据等5.7亿余条。依靠这一系统,危化品车辆、渣土车辆等管控难点得到有效治理,重大逃逸案件的侦破率近100%。不久前,又有1400多套网格图像高清探头在H区正式启用,能对多种违法行为进行“一键式”抓拍。
厕间里,一个小小的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