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给定材料介绍了小孙、小王、小李三个人的案例,通过对三人工作经历的阐述,要求概括其“返乡”的不同之处。作答时需要从材料里各人经历中提炼出做法,同时要注意区别三者的不同点,对于考生材料阅读和要点甄别提炼能力要求较高。推荐学员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进工厂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时移世易。今年33岁的小孙2018年7月到省城当外卖员,他曾是家乡县城一家汽车工厂的喷漆工人。小孙不是科班出身,最早由师傅带入行,工作4年,月工资从3500元涨到了5000元左右。到省城当外卖员,每月到手收入一度维持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他很满意,“这相当于我们当地一家4S店高级汽修技师的收入了。”当高级汽修技师曾是小孙的梦想,但由于理论知识、技能证书等门槛,初中文化的小孙并未选择这条路。数据显示,2018年,外卖骑手平均月薪为7750元左右,制造业员工平均月薪在6000元左右。几乎无门槛的外卖行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不过,今年以来,小孙送外卖的收入再没有回到从前的高峰期。谈及未来,小孙说:“先干着,攒点钱,以后看看能不能返乡开个汽车美容店。”
在23岁的小王看来,工厂工人和外卖员的工作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曾在一个工厂做过装卸工,“每天都待在厂子里,搬东西很累,还被呼来喝去。”小王坦言,“我们这个年纪的,谁会喜欢这样的工作呢?”转行两个月,作为外卖新手的小王并没有实现传说中的“月入过万”,小王很无奈,“5月份订单量刚涨起来,又新来了很多兼职外卖员。”数据显示,56%的外卖骑手有第二职业。“我们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只能多赚点算点,为以后早做打算。”在他看来,返乡是最后一条路,但也是最现实的一条路。“像我这样只有高中文化的人,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在大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了。”言语间,小王的无奈与心酸尽显。
时至今日,机器虽然已经替代了工厂流水线上的基础岗位,但并未能完全替代快递外卖配送线上的基础岗位。在配送线上的“最后一公里”,在面对面的服务环节,依然需要依赖人工。S大学林教授认为,未来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份额将继续稳步提升。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服务业中的高端知识型岗位和低端劳动密集型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相比小王和小孙,小李是一所知名大学财经专业的毕业生。2015年,他从深圳一家生产自动取款机的公司离职,返回家乡创业,现在发展得很好。“行业已经要变天了,我必须早做打算。公司当时营业收入、利润增长还不错,但我心里没底。移动支付发展太快了!”小李如此解释自己当时的担忧。
现金时代,一台台自动取款机就是其生产厂商的“印钞机”。20世纪90年代,存取款都只能在固定的储蓄所;2005年前后,自动取款机开始遍布街头巷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