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藏,以后再做

推荐必做公文专练 20 【短评】-500字运河和谐相处

阅读材料

一、注意事项

【试题来源】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第2题

【试题推荐理由】

1.作答深度要求高。题目要求“论述深刻”,资料6介绍了运河各段治理情况和发展,属于“现象”,需要考生不仅掌握短评的基本写法,而且要善于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即找出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之道是什么,归纳提炼概括出来。

2.精准把握答题重点核心。城市与运河如何和谐相处,即措施举措有哪些,是本题评论分析的重点部分,考生作答要精准把握,不要偏差。

综上,推荐此题训练考生的短评写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精准把握答题重点部分。

二、给定资料

材料6

运河兴,则城市兴。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大运河一直在滋养着两岸城市走向未来,而两岸的城市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着如何与身边的大运河和谐相处。

近年来,扬州对大运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陆续展开,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大运河逐渐恢复当年的清水碧波。由于运输功能转到了城外的新河道,大运河上已无当年舟楫纵横的繁忙景象,但游船点点,碧波涟涟,“运河之城”的水韵气质依然令人流连。扬州市还启动了以运河保护为重点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在沿河的邵伯湖等湖泊实施退渔还湖、退养还湖工程,总计还湖面积达到15万亩。

在山东枣庄,大运河船舶污染治理工作正在大力推进,船舶按照要求加装污油、污水收集设备,运河沿线码头配套建设污油、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海事部门加大对来往船只的监督检查,船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此,船户小苑说:“我们这两套收集设备的改造,得到了1万多元政府补贴。政府这么大力度抓环保,再向大运河里乱排乱倒可真是太不像话了。”

地处鲁南的台儿庄古城,利用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等水工遗存以及水街水巷历史肌理,重建北方水城,走文化旅游业发展之路。如今,“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昔日繁华已在这座曾经的大运河水旱大码头上重现。古城周围民宿已发展到1.5万个床位,2018年迎来游客600万人次。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高高矗立的燃灯佛舍利塔,曾见证北京通州当年舟楫往来的繁盛景象,如今与毗邻的3座庙宇一起正被打造为运河文化景区。同时,京杭大运河通州至天津段也将很快再次通航,北运河水上观光旅游有望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

自古就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神”美誉的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中国漕运博物馆、清江浦记忆馆、皇家敕建名人馆等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通过制作清口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3D动漫,实施惠济祠沙盘复原等系列解读工程,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此外,该市还积极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组织编写了《里运河名胜》《淮安运河故事》《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集》等系列丛书。

在浙江杭州,大运河拱宸桥畔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中外游客的必游之地,产城融合的沿大运河景观带年接待规模达1200万人次,大运河已成为继西湖、西溪之后杭州又一张闪亮的旅游金名片。在城南的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江河汇流区应运而生,一座近百万平方米的江河汇综合体正在崛起,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