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国家战略需要创新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敏锐地抓住时代的机遇,率先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充分激发人的活力,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在这一历史的进程中,浙江孕育了一大批卓越的企业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匠。
2019年4月3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杭州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工匠日”的决定——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自此,全国首个“工匠日”正式诞生。
选择9月26日为“工匠日”与钱塘江大桥有密切关系。1937年9月26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铁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杭州跨时代的杰作,更是工匠精神的结晶,至今依然是巍然耸立在钱塘江上的标志性建筑。
材料2
我国工匠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孕育产生到发展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一方面展现了不同时期我国工匠精神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平淡,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也孕育着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此后,便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劳动的生产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手艺人或者工匠。然而,由于当时物质生产相对落后、科技文明相对不发达,人们往往以天然产物为原料加工制造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从粗糙、不规则的打制石器到光滑、匀称的磨制石器,从“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到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从简单的石器、骨器、木器制作到复杂的制陶、纺织、房屋建筑、舟车制作等原始手工业,无不体现了早期工匠艺人追求简约朴素的工匠精神。《诗经》就曾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表现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认真制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我国古代工匠艺人的价值追求,更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