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材料逻辑是采点的关键
2020-04-30 16:58:44
申论作答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答案全在材料中”,说到底考生能否将材料读懂,能否从中找到答题要点,是申论得高分的关键。能够高效的阅读材料,科学的分析材料,精准的把握要点,对于申论学习而言无疑有着定鼎的意义。公考十几年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近几年来的申论材料更加灵活多变,让我们越难以捉摸,如果仅仅从词的阅读和句的阅读去找点,去分析材料必然难适应当下的考试形式。申论材料是命题人殚精竭虑的智慧结晶,并非杂乱无序,每一个给定资料中都有其内在逻辑,把握材料逻辑,梳理材料逻辑才能够帮助我们精准定位要点。
一般而言,材料间会呈现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并列有句子之间的并列,也有段落间的并列,一般可以通过并列连词,或者句意、段意来判断。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同时、与此同时、此外、除此之外、加之、另外、也、又、还等。当材料呈现并列关系时,并列前后都是要点。
例如:(1)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在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追求的同时,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2)组团参加马拉松是他们的时尚。查询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可以发现,仅在中国田协注册的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2016年就举行了328场,而2015年这个数字是134场。数字的上升体现了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中等收入者正是跑步的主力军。
带着一家老小走出国门旅游是中产阶层消费的升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近日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游客消费报告》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到2610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12%。而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获得全球最大境外消费国的“荣誉”了。
分析:在(1)中,并列连词“同时、也”表明民众需求有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品质两点。在(2)中段文字看似毫无联系,实则都是中产阶级的喜好,一是马拉松运动,二是出国旅游,两段文字围绕同一主体展开,呈现内容的并列。
2.转折关系:转折关系往往强调重点为转折之后。常见转折词:但是、但、然而、而、与其……不如、可是等。
例如:IP之所以成为IP,是因为优质内容经反复沉淀,积累了大量粉丝愿意为其买单。然而,当前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大IP”,最终得到的市场回馈令人失望。
分析:在这段文字中,前者描述IP作品积极一面,转折之后点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是大IP没有取得好的市场口碑。
3.递进关系:句子间的递进是更高层次的并列,递进前后都是要点,但往往会更加侧重递进之后的内容。而段落间的并列则会按照“现象-分析-结论对策的思路组织,常见于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作文题目中,梳理其逻辑,对我们答案组织十分有帮助。常见递进连词:更、甚至、乃至、以至于、况且、尤其、特别、不仅……而且等。
例如:精准扶贫不仅意味着扶贫对象的转变,更是扶贫主体乃至手段的升级。
4.总分关系:句子间的总分重点在总结,如果字数有限,把握总结显得十分关键。而段落材料呈现总分,那么抓住总结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实写的总括句。
例如:据了解,为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电子社保卡申领渠道丰富多元,不仅包含各地人社部门官方APP、各地政务服务APP,还有社保卡发卡银行APP、支付宝、微信、平安一账通、云闪付等社会渠道APP,持卡人可自愿选择申领渠道。
分析: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等…”这样的总分表述,抓住总分即可得出精炼的要点“申领渠道多元,自愿选择官方或社会APP”。
可见,材料的逻辑关系对于梳理要点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有这样一种把握材料的意识,精准定位要点,快人一步,稳操胜券。
来源:中公教育 王琦